新闻资讯

生态环境部:紧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严惩违法行为

界面新闻记者 | 张倩楠

界面新闻编辑 | 刘海川

“近年来,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报告等手段弄虚作假,严重破坏市场秩序,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改善。” 2025年4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召开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表示,对此,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

裴晓菲介绍,机动车尾气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据测算,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4%,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已经成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必然要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是机动车环保达标监管的重要环节,这些机构一旦弄虚作假、故意“放水”,将会导致超标车辆上路行驶,造成环境污染。

去年9月起,生态环境部会同更高法、更高检、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行动,依法严肃查处了一批出具虚假报告、进行虚假维修的机构,650家机构被采取断网等惩戒措施,580家被取消资质资格,110家性质恶劣的被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之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的,由县级及以上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裴晓菲介绍,为了细化处罚依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出台了《意见》,明确了“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包括构成犯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两年内重复实施违法行为、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涉及10 辆以上车辆、造成重大环境影响或社会影响以及其他依法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等5类情形。对于符合上述情节严重情节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法严格处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取消其检验资格。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继续紧盯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严惩违法行为,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造假乱象,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裴晓菲说。

  • 巴基斯坦愿对印控克什米尔袭击事件进行中立透明调查
  • 格鲁吉亚执政党主席加里巴什维利宣布辞职
  • 印刷成本激增、流媒体订阅流失风险加剧,关税风波影响美国出版与娱乐业|文化周报
  • 强一股份IPO抽中现场检查:七成收入依赖关联交易,关联采购存疑
  • 泰山景区管委会:未经审核同意不得擅自举办竞速类登山活动
  •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韩美将于本周就关税问题展开工作层面讨论
  • 韩国京畿道骊州市市长率团访问菏泽:想和菏泽一起办牡丹节
  • 地方新闻精选 | 云南洱源4.8级地震暂无人员伤亡 “世界第一长洞”被刻字
  • 战胜“药王”的康方生物去年成功卖药20亿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销毁侵权假冒服装、食药等3300吨
  • 中国平安:一季度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70.8%
  • 马斯克收购OpenAI受阻 质疑其发展方向
  • “猿辅导武汉公司员工猝死”上热搜 涉事公司:等待警方调查结果
  • 花旗:香港交易所购置永久总部物业对成本影响或有限
  • 扩大开放提速加力,中国成确定性绿洲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