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以“最美通缉犯”为噱头直播?光明网:违法犯罪不应成网红跳板

近日,曾因“酒托”诈骗被通缉,顶着“最美通缉犯”标签的卿晨璟靓出狱后试水直播当网红。不过其社交媒体账号因涉嫌以服刑经历炒作获利,违反《社区自律公约》相关规定,已被平台无限期封禁,8000余名粉丝账号一夜清零。这一举措掷地有声,为这场闹剧敲响了警钟。

以“最美通缉犯”为噱头直播?光明网:违法犯罪不应成网红跳板
(图侵删)

2018年11月,四川绵阳警方公开发布检举“酒托”诈骗犯罪团伙在逃人员的通告,其中一位名为卿晨璟靓的犯罪嫌疑人,因高颜值意外火了,被网友称为“最美酒托”“高颜值通缉犯”。此后,卿晨璟靓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

刑满出狱后,卿晨璟靓做起了主播,这本是其个人正常权利。但据媒体搜索发现,她自3月19日起发布12条视频,多次提及狱中生活细节,甚至以“大牢出来的女人”“最美酒托”为直播主题,诱导网友付费进群“听故事”。4月25日,其发布的“揭秘酒托骗局”视频播放量超10万,评论区争议不断。

“酒托”诈骗,侵害的是无数消费者的财产权益,破坏的是社会诚信与交易秩序。法律对其惩处,彰显的是公平正义,维护的是大众的合法权益。而将这样一段不光彩的犯罪经历,当作吸引眼球、获取流量的“资本”,把违法犯罪行为娱乐化,无疑是对法律尊严的公然挑衅,是对受害者伤痛的再次漠视。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一些人总试图剑走偏锋,寻找快速成名、获取利益的捷径。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底线不能丢,原则不能破。把违法犯罪当作网红之路的“跳板”,看似是个人的“精明算计”,实则是对社会价值导向的错误引领。试想,若年轻人看到这样的行为能获得关注与利益,势必会动摇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

平台的禁言决定,无疑是及时且必要的。它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任何试图以违法犯罪经历炒作获利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 *** 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流量也不能成为违法的遮羞布。网红经济的繁荣,应该建立在合法、诚信、积极向上的基础之上,而不是靠触碰法律红线、挑战道德底线来维系。

改过自新,重新融入社会,固然值得鼓励。但这一切,都应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进行。

  • 阿斯利康在中国或面临800万美元新罚款,涉及乳腺癌药物
  • 商务部:节前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 儒说︱问世间孝为何物
  • TCL电子早盘涨逾3% 中信证券给予“买入”评级
  • 揭秘“王中王一??肖??巾特”之谜:探寻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 2025年最新新澳决策资料大全详解
  • 法狮龙一季度亏损796万元,同比下降559.6%
  • 人民日报头版:上海纵深推进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
  • 五一假期上海推出首批16条“市民健康路线”,这些健康提示请收好
  • 收评|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互现 尿素涨超6%
  • 新澳澳门2025年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将出售高等级公司债券
  • 伊朗外长: 美伊谈判进展良好,讨论了很多技术细节
  • A50ETF华宝(159596)小幅放量,机构建议投资要抓牢“底线思维”下的确定性,配置四大主线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弗吉尼亚·朱弗雷自杀身亡
  •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