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改进文风大家谈】学习前辈历史学家的文风

【改进文风大家谈】

【改进文风大家谈】学习前辈历史学家的文风
(图侵删)

作者:陈君(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古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

因为在大学时受陈苏镇老师的教诲和影响,出身中文系的我对历史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也读了许多历史学家的著作。除了钦佩他们的学识和思想,也特别欣赏他们的文字:读王国维先生的《观堂集林》《流沙坠简》,便觉一股渊深朴茂之气扑面而来;读陈寅恪先生的《金明馆丛稿初编》《柳如是别传》,就会为其清峻感伤的笔调所打动;读唐长孺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则惊叹于他的简质精拔、温润从容。

田余庆先生,更是当代历史学家优美文风的代表。同样的材料、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线索,或许别人也能发现、也能写出来,但为什么偏偏田先生的论著这样富有魅力、引人入胜?文字表达能力有些是天生的,如庄子之寓言、贾生之政论、太白之诗歌、东坡之文章,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有些是后天形成的,通过学问的滋养和时光的淬炼也能达到高妙的境界。就后者而言,田余庆就是一个例子。阎步克教授说,田先生对出手的文字要求非常严格,即使是一篇短文,也是改了又改、反复锤炼。语言的仔细琢磨加工、文章结构的精心布局,是田先生成功的关键。

田余庆文字的精妙之处,还在于他的分寸感和时代感。所谓 " 分寸感 ",就是叙述事实清通简要,阐释理论雍容纡徐,该下断语时斩钉截铁,证据不足时留有余地,不给自己留下遗憾。所谓 " 时代感 ",是指学术文字能够与所研究的对象和时代达到一种同质的美,比如《东晋门阀政治》的语言精细微妙,别有一种含蓄深沉之美,而无直白浅露之憾,生动传达出中古士族时代独有的典正、优雅之美;《拓跋史探》关注一个少数民族在北方草原的游牧、转徙和嬗变,其文字充溢着历史的悲怆、沧桑之感。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研究对象里面去,自然能够带给文字别样的光彩。

《光明日报》(2025 年 04 月 26 日   01 版)

[ 责编:茹行止 ]

  • 4月24日增减持汇总:凯撒旅业等2股增持 红墙股份等10股减持(表)
  • 印巴在克什米尔实控线附近小规模交火,巴防长发出“全面战争”警告
  • 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参加越南纪念南方解放50周年庆典活动
  • 中央政治局会议释放八大信号:从“四稳”出发 加力支持实体经济
  • “把假期放心交给南昌”,“英雄城”的底气来自哪里
  • 4500万失能人员如何养老?没参保是否能享受长护师服务?
  • 美国银行:逢高卖出美国股市和美元
  • 1.83亿元资金被占用,节能铁汉被监管责令改正
  • 准“90后”山西壶关县委常委、副县长高雅亭赴北京密云挂职
  • 鸿博股份业绩预告修正:监管警示下的转型阵痛与AI算力困局
  • 《澳门马报:见证历史变迁的传奇媒体》
  • 《白小姐2025年正版资料大全:揭秘未来运势,指引人生方向》
  • 三星SDI将在欧洲推广ESS电池产品
  • 银川市长信箱被指“已读乱回”,官方通报:对相关责任人问责处理
  • 星巴克五月天249元联名杯炒至799元!官方系统崩了?最新回应……
  • 关键词: